科学和科技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的,难在: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本次答文,比以前刷新了不少,见仁见智,欢迎切磋。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是【发现现象】并提供【合理解释】的原理或客观规律的学科体系。解释性理论可以有多种。正确的解释方案是唯一的。例如,牛二定律解释【动与力】的关系是唯一正确的。技术,是【寻找工具】并提供【高效解决】的方法或工艺方案的学科体系。解决性方案可以有多种。高效的解决方案非唯一的。例如,从北京去上海有多种交通方案,哪个效率高,取决于具体情况。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事实上,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存在单一的科学活动,也不存在单一的技术活动。科学的任务是解释现象或寻求真理,但需要借助技术性的工具、诀窍、方法、措施、器具、仪器或设备。否则,科学无法实施。例如,研究热力学现象,我们需实验装置、测量仪器、数学公式、统计方。技术的任务是解决问题或制造工具,但需要借助科学性的公理、公设、原理、机制、规律、定理或方程。否则,技术不成技术。例如,设计制造发动机,我们需要科学性的杠杆原理、热力学定律、动量矩守恒原理。科学与技术,各有自己的学术体系科学,也叫【现象学】,研究各种现象的学术体系,概念图如下:科学,研究的是【现象】,诉求的成果是原理、机制或规律。主要包括:无机界的物态现象,如场、波、电、磁、光,寻求基底的物质结构与动力学原理;有机界的大分子现象,如醣、酯、酶、肽,寻求有机分子结构与反应式方程;生机界的物种与基因现象,如病毒、细菌、植物、动物,涉及基因图谱,ATP循环。技术,也叫【工具学】,有如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On Instrument),概念图如下:工具性的学科体系,包括思维工具与制造工具两大类别。例如:逻辑思维工具,研究规范性的方,是思维的基底工具,以胡说八道。辩证思维工具,研究制约性的方,核心是对立统一法则,强调唯物主义辩证法。数理思维工具,包括数学思维与物理思维,二者不可分割,互济互用。数学思维也叫抽象思维或函数思维。物理思维的本质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系统思维工具,是逻辑思维与哲学思维的重要补充,连同控制论与信息论,发展为现代计算机原理与大数据方。语境思维工具,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补充,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例如,现在流行的底线思维,问题导向。附及:中医学是不是科学?首先,中医学至少是用来护理与治疗的,是从数千年试错法总结出来的医疗技术。既然是一门技术,并且事实上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就蕴含一定科学原理,只是没以数理化方程表述出来而已。针灸、浴疗、按摩与汤剂,就是基于热疗原理,可以舒筋活血,支持免疫系统。你不能说中医不讲科学。中医的食疗,护胃养肝,基于药食同源理论,本来就蕴含了食品生物化学原理,有改善电解质平衡、营养机制与免疫系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医的主体毕竟是古老的传承,难免有些模糊不清与主观色彩,中医可以借助科学原理与仪器来发扬光大。(完)

2020年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

直径230米天外来客迅速接近地球,NASA:时间已定3月27日2020年的地球真的是内忧外患,新的一年刚刚开始两个月有余,很多大事就扎堆的发生了。首先就是从2019年烧到2020年的澳洲林火,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其次就是同样开始于2019年的东非蝗灾一路长途跋涉跨过红海来到阿拉伯半岛,继而穿过波斯湾来到、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了严重的粮食减产。第三就是目前人类正对对抗的,对于我们的影响也并不小。第四就是南极的极端高温,历史上首次达到20.75摄氏度,北极的甲烷爆发,这些都意味着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温变暖,已经到了需要我们警惕的时刻。而在地球之外也不断有着小行星一次次飞越地球,像是在走着钢丝绳一样,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如果稍有不慎,小行星受到地球的引力扰动,就可能转变方向向地球袭来。NASA近日发布通告称,在本月末也就是3月27日北京时间11点52分就会有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越地球,届时和地球最近的距离为0.044529天文单位,也就是差不多666万公里,速度最快的时候为23.7公里每秒。这颗小行星临时命名为2012 XA133,这意味着它是在2012年被科学家所发现的,因为它的数据和属性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被NASA近地天体中心所跟踪观测着。太阳系是一个异常热闹的大家庭,除了我们熟知的八大行星以及一些大卫星之外,太阳系内还存在着大量的小行星以及彗星,它们都是同样的绕着太阳在公转,小行星大多数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中间的小行星带上,而一些长周期彗星主要存在于奥尔特云。在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和地球的公转轨道有交集,例如我们看见的流星雨就是彗星在地球轨道上留下的小颗粒撞击地球大气层所致。既然如此那就存在着小行星和一些碎片撞击到地球上的可能性,这在目前来看已经是确定的事实,6500万年前恐龙就是灭绝于一颗直径十公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中。一般满足直径大于150米,最小轨道交会距离 (MOID) 小于0.5天文单位的时候,就把这颗天体看成是潜在威胁的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而这颗正在向地球快速飞来的2012XA133就是值得关注的对地球有潜在威胁小行星,因为它的直径差不多为230米,如果撞击到地球之上将会对局部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一般如果直径比较小的天体撞击到地球上,它会在地球的大气层中摩擦燃烧直至爆炸,最终落到地球上的可能就是比较小的块体,造成的危害有限。2012XA133在3月27日在距离地球666万公里之外飞过,差不多是月地距离的16倍之多,之后继续沿着它的轨道绕太阳飞行,大约后也就是2038年11月17日会再一次的回归地球。对于这些具有潜在威胁的天体,人类要一直关注着它们的行踪,正常情况下如果按着轨道飞行不会撞击到地球之上。但是在飞行过程中如果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扰动,那么就很可能改变方向奔着地球而来。在这颗小行星临近地球之后,今年的4月29日还会有一颗直径达到2200米的小行星飞近地球,届时会距离地球达到0.042048天文单位,速度最快时8.7公里每秒。这颗小行星应该是2020年飞临地球规模最大的一颗了,撞击到地球之上的破坏力无法想象。可以观测到的甚至已经清晰地分析出其轨道路径,这些小行星并不可怕,令人担忧的是那些悄无声息人类搜寻不到的小行星,很可能会突然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不给一点反应机会。木星和月球的存在,让这种可能发生的几率减小很多。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科学和科技有什么区别(2020年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

如果宇宙是起源于致密致热的奇点大爆炸,那么这个奇点又是怎么来的呢

宇宙是种能量球机制、主流科学理论全盘错误!!!宇宙陷入唯心,科学走上歧途,理论全面错误,改革势在必行。能量球理论如果被证实为,和确定为国家战略,那科学将面临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重拾方,重建体制机制,重塑宇宙之真理。我们首先要重塑主流科学的三大根基概念,确立正确的物质观,时空观,和运动观。三大根基乃宇宙之基,科学之基,理论之基!物质是种实在的东西,物质具有质量,拥有形态,永不湮灭,物质具有阻挡性和碰撞性,宇宙是唯物质的,物质是实在的不是虚无的。我们必须坚守物质实在的原则,我们必须坚决铲除一切虚幻事物。科学把物质搞得虚无,宇宙被人类弄得玄幻?空间是物质存在的环境,空间里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空间是一无所有的环境。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过程,运动过程受运动规律支配,时间是度量过程的概念。物质的运动环境和运动过程都是宇宙的客观存在和绝对存在,非相对论所述的相对性。相对论的立论根基是光速不变,光速不变是光量子速度不变,非光粒子速度不变,不要张冠李戴?物质在空间里运动,运动的本质是惯性运动。物质在一无所有的空间环境里以惯性状态存在,物质的惯性运动形成惯性碰撞,惯性碰撞改变惯性状态,宇宙基本的和唯一的力是惯性碰撞力,能量是物质惯性碰撞效应的度量。宇宙万物的运动都是碰撞力作用的结果,引力根本不存在,四种基本力子虚乌有。引力理论误导科学达几百年,是时候该纠正错误了?从宇宙的三大根基概念可推出宇宙万物的基本运动形式是碰撞反作用力的喷射形式的运动,宇宙基本的和唯一的动力装置是物质组合的空心球装置。宇宙是种能量球机制,万物由空心球组成,一切都是以能量球为核心和主轴的组合,运动,和循环。空心球吸收和发射的粒子是光子,光子的动能推动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宇宙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空心球的运动是具有方向性的,这就能形成物质的聚集运动和宇宙的有机循环。宇宙的能量球机制是宇宙循环选择的结果。能量球的工作原理与物质的辐射量子化相一致,这足以说明宇宙的能量球机制。所谓的量子就是空心球喷射出来的一群光粒子,量子是一定数量光子的动态体。量子物理把量子当成能量体,当成波,当成概念方法是很不恰当的,我们必须确立量子的物质性,实在性,和碰撞性。光是粒子,不是波,波是粒子运动的表现,波动的实质是粒子的碰撞。光子是单个粒子,量子是一定数量的光子,光量子是空心球喷射出来的一群光子,量子能在物体中实现量子传递,光速不变是量子速度不变,不是单光子粒子速度不变。光不是波,光波也不同于声波,量子理论走波动路线是不是搞错了方向?辐射量子化就是任何粒子的辐射都是由量子单位组成,相同的量子对应相同的粒子,由此可推出宇宙万物都是由同种粒子组成。按能量球理论,电子是单个的能量球,电子的聚集效应形成中子(质子),中子的聚集效应形成原子核,超级原子核的裂变形成各种原子(元素),万物都是由电子组成。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却把物质结构搞得异常复杂,中子(质子)由各种夸克,和各种相互作用粒子,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微粒组成,其中还存有各种机理,参数,和假设。原子模型也只是原子核和电子,而把光子排除在原子结构之外,而光子却是在原子中占绝对质量和起绝对作用的。粒子物理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是时候该改变了?原子是超核裂变的结果,原子是不规则的核裂块,各种原子具有各自独特的光密性,光密性是原子间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的基础。各种原子是裂变来的,而非聚变,而我们的核理论走的却是聚变路线,各种原子是各种温度下的聚变产物。宇宙是种裂变机制而我们却走聚变路线,这岂不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电子是光子组合出的一个空心球,其不断地吸收和发射光子,而形成运动,空心球内根本就没有电荷,也不需要电荷。原子核是空心球的粘连体,原子核是不规则的核裂块,特异性原子组合出特异性分子。原子核不带电荷,电荷纯属臆造。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的碰撞作用和在彼此光密点上的竞争性组合,与电子电荷无关。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价电理论,电磁理论都是基于电荷概念,而电荷又不存在,真不知化学该何去何从?宇宙天体是种聚集作用和裂变过程,从恒星的原子核裂变,到中子星的中子裂变,到电星的电子裂变,天体是种裂变机制。而我们的宇宙天体学讲的却是聚变,科学反其道而行之?物质以惯性状态存在于空间,空间是种一无所有的环境,在一无所有中何来的维度,场体,和能量体。数学是门工具,是种应用方法,数学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空间里哪有数学存在。宇宙空间其实是种光子状态,万物处于光子的光速碰撞中,一切物质运动都是光子动能的推动。弦论,场论,波论,高维论,多元论,几近神话?按能量球理论,主流科学理论几乎全盘错误,主流官科们是不是该醒醒了?科学已走到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科学改革,势在必行!(《能量球理论》百度贴吧能量球理论吧)